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實《中共青陽縣委 青陽縣人民政府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質量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青秘〔2019〕87號),促進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市市場監管局《池州市“四個一”質量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池市監發〔2021〕23號)要求,特制定我縣“四個一”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堅持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企業全面質量管理,打造質量示范高地,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要求
“十四五”期間,緊密結合重點產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明確質量提升的主攻方向,以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產權等為抓手,以質量強縣創建為載體,以推進首席質量官制度、質量問診、“一站式”綜合服務等為方式,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滾動實施,抓出成效。
三、工作目標
根據實際,確定青陽縣工業園區機電制造業“一園一品”,作為質量提升的主攻方向,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6%以上;企業管理水平明顯提升。重點提升的產業、區域、園區企業100%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導入卓越績效、5S管理等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全面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建立健全計量檢測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可追溯體系。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首席質100%聘任到位,100%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通過認證,80%以上企業建立較為完善的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品牌建設不斷加強。產品標準覆蓋率100%,企業主導產品商標覆蓋率100%。培育2個以上“皖美品牌示范企業”;質量技術基礎更加扎實。注重創新成果的標準化和專利化,融合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質量基礎設施,建立各具特色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四、工作任務
(一)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切實加強企業首席質量官隊伍建設,開展首席質量官能力基礎培訓。到2021年12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首席質量官100%聘任到位;到2023年12月底,全縣中小企業首席質量官100%聘任到位,備案的企業首席質量官100%培訓到位。(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
(二)推進全面質量管理。推廣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發揮企業質量提升的主體作用,引導企業加強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質量管理,提質、降本、增效。廣泛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等活動,開展質量管理知識培訓,鼓勵企業參評各級質量獎,推廣優秀企業質量管理經驗,帶動各行業質量管理水平整體躍升。(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
(三)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加大質量管理公益培訓力度,總結推廣質量管理先進經驗。積極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提升認證行動,推動中小微企業引入全面質量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責任單位:市場規范科、質量發展科)
(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主要行業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普遍推行基于創新和質量提升的品牌建設工作,品牌產品及服務市場占有率、品牌附加值、品牌貢獻率明顯提高,質量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明顯改善。打造一批集中度高、輻射帶動強、質量效益好的區域產業品牌。(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商標廣告科)
(五)開展技術標準對標達標。針對選定的重點行業、集聚區、產品和服務,認真組織開展與國內外先進標準的比對分析,找出優勢,找到差距,找準位置,制定定點超越計劃。加強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持續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圍繞產業集群,制定一批領先的團體標準,培育一批標準“領跑者”。(責任單位:標準計量科)
(六)推進產業鏈質量協同提升。堅持龍頭引領、專業配套、區域聯動、產供銷一體,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整合生產組織全過程要素資源,納入共同的質量管理、標準管理、供應鏈管理、合作研發管理等,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加快推動產業鏈轉型升級,促進協同制造和協同創新,實現質量水平整體提升。(責任單位:市場規范科、標準計量科、質量發展科、商標廣告科)
(七)嚴格質量安全監管。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建立“政府協調、部門監管、企業主體、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加大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行為打擊力度,促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完善質量投訴和消費維權機制,發揮12315服務平臺作用,支持消費者依法開展質量維權。(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市場主體監管科、商標廣告科、消保科、執法中隊,各市場監管所)
五、主要措施
(一)實施精準幫扶指導。在先進標準宣貫實施、團體標準制定、企業質量管理機構和體系建設、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運用、質量創新和技術攻關、檢測認證、質量品牌文化建設、質量問題整改等方面,通過現場會診、咨詢熱線等手段,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進行“一對一”定向精準幫扶指導,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標準計量科、市場規范科)
(二)開展重點產品和服務質量攻關。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行業、區域、產業園區和產品(服務),大力推行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綜合服務,開展質量會商會診和定向精準幫扶,找出問題癥結,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組織開展共性與關鍵技術質量攻關。以機電裝備制造產業為抓手,對接中國制造2025,打造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節能環保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先進制造產業鏈(群),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主導或參與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標準計量科、市場規范科、商標廣告科)
(三)加快企業質量技術創新。鼓勵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注重創新成果的標準化和專利化。引導企業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改善品種質量,提升產品檔次和服務水平。鼓勵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加快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產業化基地,努力培育集研發、設計、制造和系統集成于一體的創新型企業。(責任單位:標準計量科、市場規范科、商標廣告科)
(四)推動質量發展合作。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深度融入長三角。對標長三角先發地區,開展全方位深入合作。搶抓共建“一帶一路”重大機遇,鼓勵企業、科研機構、社會團體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技術和專業人才。(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
(五)開展質量品牌提升“五大示范”建設。結合質量強縣創建、政府質量獎評選等中心工作,培育選樹一批具有時代特征、特色鮮明、示范性強、社會認可度高的質量品牌提升標桿,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范標桿引領作用,推動企業質量水平提升。(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
(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開展質量教育進黨校、進學?;顒?。組織實施企業質量素質提升工程,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模式,將質量培訓作為企業管理常態,切實增強員工的質量綜合技能。(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
(七)創新質量綜合治理模式。統籌各方力量,調動黨政、行業、企業等各方資源,構建“黨委領導、政府監管、企業主責、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質量共治格局。強化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推行“雙隨機”監管、重點監管,推動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夯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作用,參與質量共治。(責任單位:質量發展科)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對質量工作的領導。健全質量發展委員會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區域質量工作統籌協調機制作用。將質量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落實質量工作責任制,強化質量工作督查考核,建立黨委政府質量督查工作機制,切實增強對質量工作的領導。
(二)強化政策支持。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質量管理創新、技術標準研究、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品牌建設、質量人才培養等方面予以經費保障。完善質量發展經費多元籌集和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向質量攻關、質量創新、質量治理、質量基礎設施建設。
(三)廣泛宣傳發動。深入開展“質量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中國品牌日、世界計量日、世界標準日、國際認可日等活動,動員各行各業和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加強質量主題宣傳,嚴格質量安全監督,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提升全民質量意識和質量素養。加大宣傳引導,深入報道提升質量的豐富實踐、先進典型,講好質量故事,推介青陽質量品牌,塑造青陽質量形象。
青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