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民政事務所、財政分局:
現將《青陽縣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青陽縣民政局 青陽縣財政局
2022年5月27日
青陽縣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老年助餐服務暖民心實事的決策部署,根據安徽省《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及池州市民政局、財政局《關于印發<池州市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的通知》,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22年,全縣新增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6個(含2021年前已建成的);新增農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20個(不含2021年以前已建成的),其中特困供養機構(敬老院)面向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實現全覆蓋。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公益定位。優先滿足失能、空巢、留守、高齡、低收入等困難老年群體,兼顧其他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
二是支持多元參與。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餐飲企業、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公益慈善組織等參與老年助餐服務。
三是確保食品安全。加強行業監管,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規,確保不發生食品安全責任事故。
四是提升服務質量。推進老年助餐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為老年人提供價格優惠、營養均衡的餐品。
三、主要內容
(一)服務對象:轄區內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
(二)服務方式:老年人可通過老年助餐服務機構、老年助餐點就餐(取餐)、送餐上門等方式獲得助餐服務。
其中,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包括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的社區老年食堂、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大中型飯店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老年助餐點是指不具備膳食加工能力,主要作為配送中轉和供居民區老年人集中用餐的場所。
(三)助餐服務形式
1.建設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依托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村級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互助點)、養老機構、配建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閑置的中小學校舍等存量設施資源,通過新建、改建、整合、合作等方式,建成一批標準化的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應符合《安徽省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建設工作指引》要求。
2.引導餐飲企業參與助餐服務。積極引導和支持有資質、有信譽、有愛心的餐飲企業運營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鼓勵連鎖化運營、規范化管理、標準化服務。支持大型連鎖化餐飲企業利用其門店設置老年餐桌,為老年人提供價格優惠、品種多樣的老年餐。支持食品安全和質量有保證的小型餐館就近就便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
3.支持物業拓展助餐服務功能。發揮物業服務企業與小區居民距離近、人員熟和物業用房位置好、出入方便等自身優勢,支持發展“物業+老年助餐”服務,鼓勵其因地制宜在居民小區開辦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老年餐桌),也可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
4.鼓勵單位食堂向老年人開放。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發動轄區內有條件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食堂和鄉鎮、村(社區)食堂對老年人開放。設置在居民區內的養老機構在滿足在院老人就餐需求的前提下,應全部對外開放,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就餐和送餐上門服務。
5.動員公益慈善力量冠名認捐。動員引導慈善組織、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通過冠名捐助等方式,支持老年助餐服務。組織開展冠名認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活動,符合條件的享受稅前扣除政策。支持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與社區聯建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
6.創新老年助餐配送服務模式。支持與“美團”“餓了么”等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公司和其他市場化物流公司加強合作,利用物流網絡為老年人送餐。支持中央廚房、餐飲企業、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利用保溫加熱餐車提供“移動型”助餐服務。鄉鎮應發動社工站、社區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組織、物業服務企業等參與老年助餐服務。為行動不便、疫情隔離、極端天氣等情況下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
四、服務和管理要求
1.統一命名認定。鄉鎮負責轄區內的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的選址、新建、改建、整合和委托運營等工作,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統一命名為“XX鄉鎮或XX村(社區)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同一鄉鎮、村(社區)內設有多個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的,可用“第一、第二……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予以區分。縣民政部門會同同級市場監管部門在鄉鎮設置的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開展服務前進行實地驗收認定,符合開辦條件的發放由民政部門統一制作的標識牌并懸掛在室外醒目位置。經認定后的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年度開放時間不得少于300天。
2.規范服務標準。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應提供午餐服務,有條件的可提供早餐、晚餐服務,午餐應提供2種以上價格不超過10元標準的老年套餐(一葷一素一湯一主食)。鼓勵根據老年人個性化需求開發老年餐菜單和老年營養餐。老年助餐服務應符合食品安全相關要求,落實“六公示”制度,將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承諾書、健康證、周食譜、收費標準、優惠價格、服務(投訴)電話、開放時間等上墻公示。
3.強化技術支撐。將依托“皖事通”平臺和池州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立老年助餐服務信息系統。依托居民服務“一卡通”(社保卡),逐步推進老年人助餐服務統計、結算、管理等信息化,實行區域內助餐服務通用。支持老年助餐服務機構探索建設智慧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開發助餐服務應用程序(APP),為老年人提供網上點餐、手機點餐、電話點餐等便利。暫不具備信息化條件的應做到每餐登記,通過簽字、記賬方式準確記錄就餐人次。
4.培育服務品牌。支持規范運營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的餐飲企業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支持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拓展服務內容,利用非就餐時間開展老年知識講座、健康咨詢、文體娛樂、社交互動等活動,讓餐桌同時成為“書桌”“茶桌”“棋牌桌”。支持食堂(老年助餐點)面向社會開放,提升自我造血功能。2022年起,每年按照不超過10%比例評比一批老年助餐服務品牌單位(企業)并對外公布。
5.加強日常監管。各鄉鎮落實轄區內老年助餐服務場所的屬地管理責任,鼓勵運營單位實施“明廚亮灶”,購買綜合責任險和食品安全責任險,降低運營風險。民政、市場監管部門常態化開展聯合檢查,每半年向社會通報一次監督管理情況;以老年人滿意度為核心評估指標,定期對老年助餐服務質量進行評估,適時調整老年助餐服務供應商庫,對存在安全隱患和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對拒絕整改或發生食品安全責任事故的予以取消運營資格。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老年助餐服務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0項民生實事之一,是兼具公益性和市場性的系統工程,是解決老年人特別是空巢、獨居、留守、失能等老年人吃飯難問題的民心實事。各鄉鎮黨委政府要把老年助餐服務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由黨委政府領導牽頭的老年助餐服務工作機制,合理布局、精心選址,統籌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工作,加快構建我縣老年助餐服務體系。
(二)強化部門協作。縣直相關部門加強協同配合,民政部門牽頭做好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建設的統籌規劃、政策指導、行業監管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資金支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實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政策。科技經信部門負責加快推進社區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引導餐飲企業積極參與老年助餐服務。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做好食品安全業務指導和監管。
(三)拓寬資金渠道。確保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采取“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慈善捐一點、個人掏一點”的方式,拓寬資金保障渠道,既滿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確保老年人吃的好、吃的滿意、吃的安全,又兼顧企業利益,實現互利共贏。
(四)擴大宣傳效果。各鄉鎮要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老年助餐服務供給模式,優化發展路徑,利用報刊、網絡、微信等各種媒體公開老年助餐分布地點、詳細地址、聯系方式、補貼政策和“助餐地圖”,宣傳老年助餐服務工作進展、成功做法、典型經驗、社會效益等,積極引導更多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參與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營造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的老年助餐工作氛圍。
(五)建立評估機制。縣民政部門將建立準入、退出和評估機制,采取委托第三方等多種方式對助餐服務、食品安全、食堂管理、制度建設等進行評估,強化評估結果運用,對服務質量差、老人投訴多和隱患問題整改不到位、套取財政補貼資金、出現食品安全事故的,民政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納入養老服務信用黑名單。
附件:2022年全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建設任務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