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時節,位于青陽經濟開發區的安徽通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久科技”)生產車間內,工人正有序地對輪轂進行噴漆、檢測等作業。“我們的輪轂廣受歡迎,賣到全國各地,工人每天加班加點趕制訂單。截至目前,公司已生產銷售輪轂10萬余只,預計今年產值將超過1億元。”公司車間主任邵珠會介紹道。
成立于2023年5月的通久科技,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鍛造鋁合金輪轂企業,由河北省保定市奧航汽車配件加工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一期投資2.5億元,廠房面積1.5萬平方米,購置數控車床、CNC加工中心、打磨拋光設備、涂裝線等相關生產設備80余臺(套),2023年10月,一期年產20萬只汽車鋁合金輪轂項目順利投產,產品供應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等汽車后市場。
“項目一期能夠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當年納規’,源于青陽縣優越的營商環境。”公司總經理岳群介紹,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青陽縣堅持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建立“全程跟蹤、服務協調、解決困難”的一站式工作機制,采取容缺辦理的方式,提供代辦服務、化解難題。
一只小輪轂如何能“跑”出大市場呢?創新是不二的秘訣。
通久科技的輪轂從材料選擇到產品設計,處處可見創新的身影。為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優化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公司先后購置了高精密度的品牌機床,開發、設計、生產40個系列近千款高品質輕量化鋁合金輪轂,覆蓋16-24寸等多個尺寸。同時,公司對生產流程實行分級細化,研發團隊對生產設備進行科學優化,“相比同行業,我們的生產效率高出30%左右。”邵珠會自豪地說。
作為池州為數不多的汽車輪轂生產企業,通久科技搶抓池州大力發展鋁基、鎂基新材料機遇,圍繞鋁(鎂)原材料進行產品精深加工拓展,在鋁(鎂)合金輪轂產業鏈上延鏈、補鏈、強鏈,大大降低輪轂的生產成本。
2024年5月,公司啟動項目二期建設,總投資10.5億元,建設年產150萬套鍛造鋁(鎂)合金汽車輪轂項目。施工現場項目經理胡孫洪說:“目前,二號廠房主體已建好,正在進行屋面蓋瓦,研發車間也在緊張建設中,預計明年3月能夠交付。”據介紹,公司將鎂合金輪轂鍛壓研發、制造作為企業發展方向,二期計劃建設鋁(鎂)合金汽車輪轂鍛造生產線6條。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2.1億元。
談及公司未來發展計劃,岳群表示,“我們將搶抓發展機遇,加大研發投入,強化創新、引領潮流,延伸產業鏈,最大限度提升工廠智能化水平,不斷優化客戶服務體驗,爭取成為中國鋁(鎂)合金輪轂行業的佼佼者。”
“通久科技在青陽經開區落地生根,不僅有效推動了園區鎂鋁產業集群式引進、鏈接式轉移、精深加工全產業鏈布局,同時搶占汽車配件等領域市場,為青陽建成鎂鋁輕合金百億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青陽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陳杰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