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長白人參,南有九華黃精”。九華黃精是集藥、食、賞三用于一身的經濟植物,含有多糖、黃酮等豐富的營養物質。近年來,青陽縣依托九華山地區不可復制的地域優勢,將九華黃精列為農業首位產業和“一縣一業”主導產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品牌效應日益凸顯,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機遇總是與挑戰同行。隨著九華黃精產業的發展壯大,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系列問題。如九華黃精種苗供應問題,黃精深加工產品開發不足問題,各種假冒偽劣產品混入市場,影響九華黃精口碑問題和缺少有效的產業化發展和保障機制問題等。
面對困境,如何破局?青陽縣積極引導國資國企緊緊圍繞“鄉村運營商、產業推進器 ”的職責定位,發揮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各方面優勢,堅定不移走好科技之路、質量之路、品牌之路,為九華黃精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立足資源稟賦,扎根于“土”。推動九華黃精產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加強黃精基地建設,擴大林下種植面積,不斷提高畝產和抗病蟲害能力,做好產能增效文章。青陽鄉村振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縣鄉投集團)根據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充分利用國有林場、村集體林場、流轉大戶的林下空間資源,發展建設標準化九華黃精林下種植基地。2024年8月,縣鄉投集團啟動“九華黃精林下種植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用三年時間完成“萬畝”九華黃精林下種植基地建設目標。該基地建設項目由縣鄉投集團與酉華、南陽兩個國有林場聯合打造,兩大國有林場提供適宜種植山場面積10500畝,縣鄉投集團負責資金保障和經營管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優化種植方法,如改良土壤、優培優撫、智能監控等,提升黃精的產量和質量,減少病蟲害的影響,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
據了解,“九華黃精林下種植建設項目”計劃通過5年周期生產經營管理,預期產九華黃精塊莖鮮貨約 800萬公斤,種苗約3000萬株,估算產值1.9億元,預期利潤約4000萬元。
近日,記者走進酉華林場、南陽林場種植基地,一片片的林下黃精種植基地映入眼簾,村民們分工協作,運苗、翻犁、開溝、起壟、種植,一派繁忙景象。據悉,目前在縣屬酉華、南陽兩個國有林場已實施種植九華黃精957畝,黃泥村集體林場已實施120畝。“不與糧爭田,不與林爭地,林下種植九華黃精,不僅我們種植主體企業有收獲、合作方有收益、務工農民有收入,而且林業生態效益更可觀,是一項短期、中期、長期效益兼顧的好產業。”縣鄉投集團副總經理張勇介紹道。
除了高標準黃精種植基地建設,縣鄉投集團還從品種選育、規范生產、精深加工、包裝銷售全產業鏈入手,完善黃精產業發展的監管和質量安全管理,提高質量認證,建立可追溯體系。據縣鄉投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吳震介紹,縣鄉投集團計劃高標準建成安徽省黃精檢測中心,通過為九華黃精種植和生產企業提供優質檢測檢驗服務,助力黃精產業規范有序發展。為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縣鄉投集團充分發揮自身人才和研發優勢,開發以黃精為原料的飲品、功能食品、精準定制食品等大健康領域產品,推進黃精深加工產品全面發展。
為了擦亮“九華黃精”金字招牌,縣鄉投集團啟動“九華黃精”的公用品牌新形象標識商標注冊,依托青陽駐滬商會的人脈資源,計劃在滬開辦九華黃精旗艦店,按照新區域公共品牌的形象,推介營銷九華黃精系列產品。
下一步,縣鄉投集團將持續聚焦主責主業,圍繞建設基地、規范質檢、創建品牌、科普展示、拓展銷售、園區建設,六大方向持續發力,為全縣九華黃精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國資國企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