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檔日期:2024-04-18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實施“八五”普法的關鍵一年,全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總的要求是:堅持以
一、提高政治站位,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貫徹走深走實
1.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全民普法工作的頭等大事和首要任務,結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結合深入學習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到全民普法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引導全社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2.深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教育。堅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重點學習內容、黨校重點課程。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納入學習計劃,全面組織開展學習,切實增強全縣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本領。
3.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解讀。開展“舉旗幟、送理論”專題宣講,推動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國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會教育體系。充分發揮法治建設專家隊伍、普法講師團成員作用,通過舉辦法治大講堂、報告會、專題講座等形式全面準確深入解讀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時代背景、歷史貢獻、理論特色、實踐要求。利用各類主題法治宣傳活動,集中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單位、進景區、進網絡。充分應用“報、網、微、屏”等平臺,開設學習專欄,編發重點解讀文章,對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宣傳。
4.統籌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闡釋。要結合實際,通過開展理論研究成果征集,召開理論研討會,舉辦主題交流論壇等形式,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轉化為法治青陽建設工作實效。
二、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著力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5.圍繞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深入開展“喜迎二十大,普法在行動—服務大局普法行活動”,深入學習宣傳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社會治理現代化、共同富裕等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突發事件應對、傳染病防治等方面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6.突出宣傳憲法,深入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宣傳教育,推動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配合做好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系列活動。組織開展好2022年“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
7.突出宣傳民法典,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組織開展民法典宣傳月活動,創作民法典短視頻,利用微視頻“普法云課堂”,上好民法典網課,組織普法志愿者開展公益普法,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8.深入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傳教育,大力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法、反分裂國家法、國防法、反恐怖主義法、生物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等,推動全社會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
9.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以黨章、準則、條例等為重點,注重黨內法規宣傳同國家法律宣傳的銜接協調,促進黨內法規學習宣傳常態化、制度化。大力宣傳國家監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推動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
三、增強工作實效,扎實推進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
10.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實行公民終身法治教育制度,加強教育引導、推動實踐養成、完善制度保障,分步驟、有重點地持續推進,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11.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抓住“關鍵少數”,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制度,分級分類明確領導干部履職應當學習掌握的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完善配套制度,促使知行合一。持續推動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引導國家工作人員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
12.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把法治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各個階段,開設好法治教育課程,充分發揮青少年法治教育課堂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健全青少年參與法治實踐機制,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深入開展“學憲法講憲法”、國家憲法日“憲法晨讀”等活動。
四、推進普治融合,扎實推進基層依法治理
13.加強“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對現有國家級、省級、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實行嚴格的動態管理,鼓勵創建國家級、省、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全面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質量。
14.貫徹落實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規范(試行)》,開展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訓。開展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創建法治模范家庭,發揮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作用。
15.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全縣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完善和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因地制宜推廣百姓說事點,統籌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載體平臺,加強鄉村法治宣傳教育。深化“依法治校”“依法治企”“依法治網”等基層依法治理工作。
五、堅持價值引領,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16. 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充分發揮法治文化公園、廣場、長廊作用,各鄉鎮各單位各行業要立足本單位實際和職能,在基地、中心、場館等場所中融入法治元素,促進法治文化與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的融合發展,提升法治宣傳功能。充分發揮好現有的法治宣傳教育基地作用,積極爭創省級、市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17.推動法治文化精品創作。認真落實《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加強法治文化作品創作。培育法治黃梅戲、法治農民畫、法治龍船調等地域特色法治文化品牌。組織參加第八屆“法潤江淮,共筑美好安徽”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動。
18.加強紅色法治文化保護、宣傳、傳承。以我縣酉華鎮賓山革命紀念館、楊田縣委舊址、丁橋鎮茗山革命根據地舊址等為依托,打造一批紅色法治文化主題教育基地。講好紅色法治故事,傳承紅色法治基因,組織開展紅色法治文化研究、展示利用、宣傳普及、傳播交流等活動,賡續紅色血脈,弘揚紅色法治文化。
六、加強普法依法治理基礎工作
19.充分發揮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普法辦的作用,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推動普法融入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全過程,落實法官、檢察官、行政復議人員、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和典型案例發布制度,健全以案普法長效機制。做好法治宣傳教育案例報送。
20. 充分運用社會力量普法。建好用好“八五”普法講師團,開展專題系列宣講。建好用好普法志愿者隊伍,組織、支持退休法官檢察官、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等開展普法志愿服務。
21.進一步創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增強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全面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