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不用太多,娃娃的褂子是紅色的,要搭配綠色的褲子,不能畫藍色的……”雪后初霽,青陽縣朱備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寫春聯、畫農民畫……年味四溢。在青陽農民畫省級非遺傳承人張平安的指導下,一群孩子拿起畫筆認真作畫,憨態可掬的大白兔、手抱兔子的女娃娃、恭賀新年的兩只小兔子躍然紙上?!敖裉?,我特意以兔子為題材作了幾幅農民畫,希望吸引更多孩子深入了解、主動學習青陽農民畫?!睆埰桨残χf。
作為青陽農民畫的發源地之一,朱備鎮一直加強青陽農民畫宣傳展示。“舉辦這個活動,不僅為了營造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也是為了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發揮青陽農民畫育新人、興文化作用。”朱備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統戰委員陶翠平告訴記者,下步朱備鎮還要圍繞青陽農民畫,打造特色文創產品,加快文化資源變現,更好推動青陽農民畫傳承與發展。
據了解,青陽農民畫是在接受青陽縣及周邊地區古代磚雕、石雕、木雕、剪紙、墻飾畫等民間藝術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獨特繪畫藝術,具有文人畫與農民畫互補的特點,以身邊人、身邊事為主要題材,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以色彩豐富、線條細膩、構圖獨特而聞名,并在2006年成功申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投入數百萬元建成200多平方米畫展大廳,成立青陽農民畫研究會和農民畫培訓中心,將振興農民畫列進青陽縣文化觀光旅游產業發展規劃……近年來,青陽縣實施一系列措施推動青陽農民畫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目前,該縣擁有農民畫省級代表性傳承人4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3人,農民畫協會會員25人。
“我們積極爭取非遺項目資金,定期組織創作新時代農民畫作品,常態化開展農民畫進校園、農民畫免費培訓等活動,為農民畫傳承人搭建交流平臺,創新開展跨地區非遺文化交流和展示展演活動,不斷推進農民畫繁榮發展。”青陽縣文旅局藝術和非遺科負責人張瑩瑩說。
對于青陽農民畫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張平安深有感觸:“現在青陽農民畫創作隊伍逐步擴大,作品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也提高了,在省級比賽、展覽中頻頻亮相,較好反映了青陽農業農村農民的新變化新面貌?!弊鳛榍嚓栟r民畫的代表性人物,張平安從事農民畫創作已50載。年輕時他放下鋤頭就會拿起畫筆,擠時間學習創作農民畫。如今,年過八旬的他,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平時除了創作青陽農民畫,更是將傳承青陽農民畫作為自己晚年生活的重心。
2020年,在朱備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朱備鎮中心小學結合課后服務,開設青陽農民畫學習班,在全校挑選20余名對農民畫感興趣的小學生,由張平安集中授課,此舉深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朱備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夏宣陽,被青陽農民畫鮮艷的色彩吸引,主動報名參加農民畫學習班,兩年來收獲頗豐:“通過學習農民畫,我不僅學習了這門繪畫技藝,也從中學到了很多傳統民俗文化。我會堅持學習青陽農民畫?!?
張平安不僅去朱備鎮中心小學教孩子學農民畫,還在村里的工作室教感興趣的村民學農民畫。近年來,他已帶出16名學生,有些還成為市級非遺傳承人?!爸灰腥嗽敢鈱W我就無償教,教會為止。我希望盡自己所能多發展學員、壯大隊伍?!睆埰桨脖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