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及旅游價值。我縣依托紅綠交融資源優勢,著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激發文旅創新創造活力。
茗山村位于青陽縣丁橋鎮西北,毗鄰銅陵,革命戰爭年代這里曾是青銅南工委所在地。近年來,茗山村陸續申報建設了紀念廣場和紅色茗山村史館,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通過挖掘宣傳紅色歷史,推進景區與革命遺址相結合,茗山村走出了一條紅旅融合的新路,來村史館參觀的游客也逐年增多。“在這里不僅能領略秀美的鄉村風光,還能瞻仰紅色文化,讓孩子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真是一舉兩得……”來自銅陵的周先生說。
據了解,自去年7月開館至今,紅色茗山村史館已有超7000多人次前來開展各類黨建活動和研學活動,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5萬元,帶動周邊群眾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茗山村堅持紅色旅游和綠色發展雙輪驅動,立足村內良好的自然生態,緊緊圍繞紅色主題,因地制宜高標準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21年,來自馬鞍山的一家裝飾公司看中了這里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底蘊,在茗山村投資4000萬元成立一家名為“知青故里”的民宿。該民宿利用廢棄綠皮火車車廂改造的客房和餐吧頗具創意,不僅吸引了周邊的游客前來打卡觀光,連長三角地區的許多客人也慕名而來。據該民宿負責人徐冰介紹,民宿自建成以來,每年接待游客2000人次以上,目前公司年銷售額預計300萬余元。
“我們牢記著總書記的囑托,以實際行動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工作。不斷創新紅色故事傳播形式,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同時,積極放大‘紅色+’效應,精心培育新業態、新場景,在鄉村振興中做到集體經濟增效、村民增收。”茗山村黨支部書記施小英說。
群山環繞的青陽縣楊田鎮五梅村是中共盤臺秘密交通站的所在地,作為革命老區,除擁有深厚的紅色底蘊外,良好的自然環境為村莊的發展注入了綠色動能。近年來,五梅村以“一紅一綠”打造特色,堅持以“紅”為本,以“綠”為基,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保護開發革命老區,大力發展以九華黃精為主的中草藥產業,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紅色是最美的底色,楊田鎮全域推進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發掘、運用,依托紅色稟賦,保護性修繕了中共青陽縣委(工委)舊址、盤臺秘密交通站舊址、革命烈士墓、“五梅第一哨”,修建紅色廣場、國防教育基地等,打造紅色梅溪陳家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五梅村紅色教育研學基地,建設“白馬山莊”“云岸上居”等精品民宿,形成了集紅色文化教育、紅色觀光體驗、民宿文化體驗、休閑旅游體驗于一體的紅色文化旅游地。今年以來,五梅村接待游客數量達3.5萬人次,為村集體經濟創收15萬元。
在五梅村,中藥材種植歷史已有40多年,良好的自然環境,孕育了種類繁多的中藥材。該村黨支部書記汪思達說道:“目前我村種植九華黃精達1000畝,丹皮、青檀、杜仲等中藥材5000余畝。”近年來,該村圍繞這一資源特色,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理念,打造以九華黃精為主的中藥材展示館,通過鄉村旅游的流量,帶動特色中藥材的銷售。
五梅村黨支部書記汪思達表示:“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通過整合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不斷做好本地紅色資源挖掘與發展,加速特色產業發展,讓更多‘活水’滋潤紅色沃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