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的現代化轉型,已然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青陽縣積極探索農業產業綠色發展新路徑,通過引入智能化、自動化養殖技術,促進特色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喬木鄉的蛋鴨數字化立體智慧養殖、鴨蛋冷鏈倉儲深加工項目,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往來穿梭,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該項目是縣農業農村局通過培育扶持方式,由本土企業安徽東山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聯合浙江杭州客商等3位股東投資建設。項目以打造現代畜牧養殖加工業為目標,總投資10.3億元,項目建設完成后,投資企業將通過“公司+養殖基地”的合作方式,打造集養殖、加工、運輸銷售為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蛋鴨養殖加工產業鏈。預計投產后年養殖可出售蛋鴨14萬只,年產加工鴨蛋約3000萬枚,年總產值可達1.8億元。可直接或間接帶動全縣蛋鴨養殖戶約40-50戶,帶動養殖戶增收約20萬元。
目前在建的項目一期位于喬木鄉金山村,盤活原保運礦業閉坑礦山。投資該項目的青陽縣山橋生態農業科技發展中心總經理林再祺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建好后是綠色化養殖,智能糞污一體化處理。全程都是由電腦控制智慧化養殖,實現飼料自動拌合上料,飲用水凈化供給,鴨蛋、糞污自動化收集,養殖區機器人24小時巡檢。”該項目今年2月簽約,當月基建,計劃6月中旬蛋鴨進場,9月底全部建成,力爭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建成,當年納規”。
位于木鎮鎮的一家良品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份,于2023年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1.4億元占地15畝,目前已建成種雞廠房4座及附屬設施,總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公司目前養殖種雞2萬羽,日產蛋量5000枚,高峰期可達到12000枚。

記者走進該公司的現代化雞舍,既沒有聞到刺鼻的氣味,也沒有看見不堪的臟污,自動化產線上一枚枚剛剛產下的雞蛋圓潤飽滿,緩緩,輸送而來,等待裝箱。公司總經理張峰告訴記者:“主要環境的監控指數,空氣指數、光度、雞舍空氣中的濕度,全程用數據化來整理和控制。大數據讓每棟雞舍只需要一個人去解決一系列的問題,便捷高效。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雞,它的種雞才會健康。”
雞舍內配備十列三層疊式標準化種雞養殖設備并搭配數字化管理系統、消毒系統,以及飼料加工設備、雞蛋裝托機和雞糞處理發酵罐等,實現了從配料上料、溫濕調節,到雞蛋收集、裝箱,再到雞糞回收發酵的全流程自動化。

員工從頻繁進出雞舍的操作者轉變為遠程監管者,一人便能輕松管理10萬只雞。雞舍日產蛋率預計從85%提升至 90% - 98%,產蛋高峰期持續時間延長一倍,每只雞的效益提升約20%。借助自動化設備,喂料、撿蛋等工作高效完成,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還減少了因人工操作帶來的疫病傳播風險。與此同時,自動化養雞高度重視雞糞處理,積極推動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發展。該公司將雞糞通過發酵轉化為有機肥料,用于周邊農田和果園,既減少了污染,又增加了土壤肥力,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近年來,我縣積極探索畜牧業發展新模式,通過招商引資、扶持地方養殖大戶發展,實施農業項目建設,以工業化、產業鏈思維做優、做強畜牧養殖業,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助推全縣畜牧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據悉,全縣家禽產業主要集中在青陽土雞(皖南三黃雞)和蛋鴨養殖上。截至目前,全縣年養殖萬只以上青陽土雞的養殖大戶約400家,總存欄量約450萬羽,養殖約5000只蛋鴨戶約40戶,存欄約25萬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