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鼓干勁,春耕號角正吹響。眼下,正值小龍蝦投苗養殖的最佳時節,青陽縣小龍蝦養殖大戶們在水產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搶抓農時分蝦苗、放蝦苗,“水上春耕”熱鬧開場。
在青陽縣陵陽鎮分石村,當地村民陳四平正忙著從育苗田里取蝦苗,然后將它們投放到百余畝稻蝦連作田里。隨著沉在水里的地籠一格一格拉起,一只只活蹦亂跳的小龍蝦苗落在盆里。
據了解,今年是陳四平回鄉養殖小龍蝦的第六個年頭,他一共承包了160多畝土地,每年一季稻兩季蝦。陳四平告訴記者,最早一批小龍蝦將在四月下旬起捕、售賣,陸續可以賣到8月底,根據以往經驗,一般畝產200斤至300斤,平均每畝純收入2000元,水稻產量每年也還不錯,畝產1200余斤。“我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回鄉從事稻蝦養殖后,收入比在外打工提高了五六倍,還能照顧到家里。”陳四平的言語中難掩喜悅。
來到木鎮鎮武圣村,國慶家庭農場的“稻蝦連作”基地一片忙碌。工人們將一筐筐小龍蝦苗從運輸車上搬下,過秤后用箱子陸續投放到水田里。青陽縣水產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正在一旁對蝦苗喂養、水質管理等進行現場指導。
“我一共承包了1100多畝土地,今年拿出300多畝嘗試稻蝦養殖。今天上午一共投放了3900多斤小龍蝦苗,預計30至40天后能養成成蝦?!眹鴳c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國慶說:“在整個養殖過程中,縣里的技術人員一直在為我提供幫助和指導,雖然是第一次養蝦,但是我對預期的收入非常有信心。”
近年來,青陽縣通過技術推廣、集中培訓和政策引導,持續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青陽縣水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胡群林說:“目前,我縣‘稻蝦連作’面積約5.8萬畝,主要集中在蓉城鎮、新河鎮、木鎮鎮等鄉鎮,畝均效益600元以上,逐漸成為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p>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