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陽縣鄉投集團與酉華林場聯合打造的九華黃精林下種植基地里,綠油油的九華黃精種苗長勢喜人。

青陽縣禪悅食品工貿有限公司的九華黃精博物館內展示的各類黃精制品。
在皖南層巒疊翠間,有種名為九華黃精的草本植物,以驚人的生命力撬動著一個縣域的經濟版圖。從深山野草到年產值超20億元的特色產業,青陽縣用全產業鏈思維重構傳統農業,將“一株草”鍛造成鄉村振興的“鑰匙”、產業升級的“芯片”、文化輸出的“名片”。
品質鑄就產業發展基石
得益于九華山脈的云霧滋養與溫濕適宜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青陽出產的多花黃精,肉質肥厚、甜香濃郁。經檢測,其多糖比中國藥典的成分高60%以上,被譽為“九華仙草”。九華黃精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等“國字號”榮譽。
如今,該縣各大九華黃精育苗基地,基本采取林下套種模式,既保留了仿野生栽培的優質基因,又通過土壤改良、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實現畝產提升。
“我們公司深耕泡飲黃精品類,原料都是多年生林下仿野生種植的多花黃精,產品湯色微紅剔透,芳香甘醇,并且持久耐泡,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安徽百歲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高山說,近期百歲精團隊受邀參加央視“三農優選”欄目,現場專家和觀眾對該公司的泡飲黃精贊不絕口。據介紹,百歲精主攻中高端市場,今年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實現了翻番,并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小藥材變身“大產業”
走進位于廟前鎮的青陽縣禪悅食品工貿有限公司,九華黃精博物館內,外地游客正在了解九華黃精文化;現代化生產車間內,鮮黃精經多道工序變身30多種產品;祥悅林餐廳內,上海游客品嘗著黃精藥膳宴;辦公樓內,電商主播正在各大平臺直播帶貨……這里是該縣九華黃精全產業鏈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縣將九華黃精產業定位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支點,通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運營、融合化發展”四維驅動,打造從田間到終端的完整產業鏈。目前,全縣128家九華黃精市場主體形成協同效應:70家種植企業夯實原料根基,18家加工企業開發出黃精茶、黃精酒、黃精面膜等40余款深加工產品;40家電商企業構建起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網絡,年線上銷售額突破3億元。冷鏈物流中心、省級黃精檢測中心等配套設施的完善,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了產品質量控制能力。
精準施策培育“產業森林”
育苗是黃精產業的根基命脈,更是決定產業品質高度與規模發展的關鍵。為破解黃精種植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等難題,該縣出臺《九華黃精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規模化基地、加工體系、技術創新、品牌推廣等重點環節。同時,聯合銀行、保險公司推出“黃精貸”“黃精保”等金融工具,有效解決農戶種植周期長、風險高問題。
眼下,青陽縣鄉投集團與酉華林場聯合打造的九華黃精林下種植基地里,綠油油的九華黃精種苗長勢喜人,第一批九華黃精苗已經開花。據了解,去年8月,縣鄉投集團根據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計劃投資1.5億元,用5年時間完成萬畝九華黃精林下種植基地建設目標。“目前,我們已完成九華黃精林下種植面積1101.5畝,成活率達95%。”縣鄉投集團副總經理張勇介紹。
在政策撬動下,企業加速技改升級。今年,青陽縣禪悅食品工貿有限公司總投資5000萬元的九華黃精系列飲品生產項目正式投產,8000平方米的廠房內,隨著全自動智能生產線高速運轉,一瓶瓶網紅爆款產品黃精元陸續“走”下生產線。“我們計劃引進4條智能化生產線,實現年產200噸黃精元的目標,目前已經引進2條。”該公司總經理林學軍告訴筆者,下一步,公司將引進專業人才,提高研發能力。
據了解,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驗效”的發展思路下,該縣正圍繞綠色栽培、精深加工、冷鏈物流、技術研發、農文旅融合等重點環節,建設國家級九華黃精三產融合示范園區,加快推進九華黃精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力爭5年內種植面積達10萬畝,規上和限上企業超過30家,將九華黃精產業打造成為全國范圍內的行業單打冠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