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逆襲:從放牛娃到進士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人物的經(jīng)歷如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對夢想與奮斗的理解。南宋時期的程九萬,便是這樣一位令人矚目的傳奇人物。
程九萬,字鵬飛 ,別號雙峰居士,出生于池州青陽蓉城牌樓。他的出身極為貧寒,幼年時期甚至以放牛為生。在官坡里的鄉(xiāng)野間,他與牛為伴,然而,他的志向卻遠在天際。那時的他,常以樹枝為筆,沙地為紙,在放牛的間隙,苦讀不輟。每一個字符,每一段經(jīng)文,都像是他走向未來的基石,承載著他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命運的挑戰(zhàn)。這種在艱苦環(huán)境中仍堅持學習的精神,不禁讓人想起那些同樣出身寒門卻心懷壯志的先輩們,如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映雪的孫康,他們都在困境中為自己的人生開辟出一條光明之路。
命運總是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淳熙二年(1175 年),是程九萬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這一年,他踏上了科舉之路,憑借著多年來積累的學識和才華,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高中進士。這一成就,對于一個出身貧寒的放牛娃來說,無疑是一次驚天動地的逆襲。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鄉(xiāng)村少年,一躍成為池州歷史上屈指可數(shù)的 “雙峰居士”,成為了當?shù)匕傩湛谥械膫髌妗_@不僅是他個人的榮耀,更是給所有身處困境的人帶來了希望和鼓舞,讓人們相信,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夠跨越階層的鴻溝,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如今,在牌樓村,老人們?nèi)詴⒊叹湃f的故事娓娓道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奮發(fā)向上 。
鐵腕御史:兩淮巡察懲貪腐
進入仕途后,程九萬憑借在武康知縣任上輕徭薄賦、獎耕重桑,使得縣民各安其業(yè)的卓越政績,后被授司農(nóng)寺主簿,后遷太府丞 。在這個職位上,他迎來了人生中一段極具挑戰(zhàn)與傳奇色彩的經(jīng)歷 —— 奉旨巡察兩淮。
兩淮地區(qū),在南宋時期是重要的經(jīng)濟命脈所在,鹽運、商業(yè)發(fā)達,然而,繁榮的背后卻隱藏著諸多黑暗與腐敗。當?shù)睾缽妱萘M行霸道,與貪官污吏相互勾結(jié),他們無視國法,魚肉百姓,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面對如此復雜險惡的局面,程九萬沒有絲毫退縮。他深知,自己肩負著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必須要為這片土地帶來公正與安寧。
每到一處,程九萬便深入民間,明察暗訪。他與百姓促膝長談,傾聽他們的疾苦和冤屈,收集各種證據(jù)。在他的努力下,多起積壓多年的冤案得以昭雪。那些曾經(jīng)被豪強欺壓、有冤無處申的百姓,終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們對程九萬充滿了感激,將他視為救星。
在眾多案件中,揚州某鹽商貪腐案尤為引人注目。這位鹽商富甲一方,與當?shù)毓賳T關(guān)系密切,在揚州一手遮天。他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偷稅漏稅,壟斷鹽業(yè)市場,獲取了巨額的財富。而那些敢于揭露他罪行的人,都遭到了他的打擊報復。一時間,揚州城內(nèi)人心惶惶,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程九萬在掌握了充分的證據(jù)后,毅然決定對該鹽商展開調(diào)查。然而,調(diào)查過程卻異常艱難。鹽商及其背后的勢力動用各種關(guān)系,對程九萬進行施壓,甚至威脅他的生命安全。但程九萬毫不畏懼,他堅定地表示:“我既受朝廷之命,必當為民除害,豈會被這些威脅所嚇倒!” 他頂住了重重壓力,繼續(xù)深入調(diào)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
經(jīng)過一番艱苦的努力,程九萬終于將鹽商的貪腐罪行查得水落石出。涉案的官員也被一一揪出,他們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一消息傳出后,揚州城乃至整個兩淮地區(qū)都為之震動。百姓們歡呼雀躍,他們紛紛走上街頭,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為了表達對程九萬的感激之情,百姓們特制了一塊 “青天” 匾額相贈,以此來贊頌他的公正和廉潔 。
這段巡察兩淮的經(jīng)歷,充分展現(xiàn)了程九萬的果敢與智慧,他不畏權(quán)貴、敢于與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也成為了后世為官者的楷模。而他將這段經(jīng)歷詳細記錄下來,寫入《歷陽記》,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參考資料,成為了清官教科書般的存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官員堅守正義,為百姓謀福祉。
清廉為官:造福一方百姓
程九萬的為官生涯,始終秉持著清正廉潔、造福百姓的理念,每到一處任職,都留下了令人稱贊的政績。他的這些品質(zhì),不僅在當時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尊敬,也為后世樹立了榜樣。
在擔任武康知縣期間,程九萬展現(xiàn)出了卓越的領(lǐng)導才能和為民著想的情懷。他深知百姓生活的艱辛,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首創(chuàng)了 “輕徭薄賦” 政策 。這一政策的實施,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百姓的心田。百姓們不再需要承受沉重的徭役和賦稅,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在他的鼓勵和支持下,百姓們積極開墾荒地,共計開墾荒地 3000 余畝。這些新開墾的土地,為糧食的增產(chǎn)增收提供了保障,也讓百姓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
除了在農(nóng)業(yè)方面的努力,程九萬還十分關(guān)注百姓的生活基礎設施。他發(fā)現(xiàn)當?shù)匕傩彰媾R著飲水難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親自設計了 “皇宋紹定程府造” 井圈 。這個井圈的設計,不僅考慮到了實用性,還體現(xiàn)了程九萬對百姓的關(guān)愛。在他的帶領(lǐng)下,當?shù)匕傩粘晒Υ蚓∷鉀Q了長期以來的飲水困難。
程九萬的清廉為官,還體現(xiàn)在他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上。在那個貪污腐敗現(xiàn)象屢見不鮮的時代,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道德底線,不為金錢和利益所誘惑。他的這種廉潔自律的品質(zhì),不僅贏得了百姓的信任,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和褒獎。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為官之道,成為了百姓心中的 “青天”。
文武雙全:詩畫中的家國情懷
程九萬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他博學多才,在詩畫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 ,其詩畫作品中蘊含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展現(xiàn)出他獨特的精神世界。
在繪畫領(lǐng)域,程九萬善畫山水,尤其擅長描繪松竹 。他筆下的山水,氣勢磅礴,意境深遠,仿佛將大自然的雄渾與壯美都融入了畫卷之中。他的《九華四圖》堪稱一絕,這幅作品以水墨丹青的形式,生動地展現(xiàn)了家鄉(xiāng)九華山的勝景。九華山的奇峰怪石、云霧繚繞、清泉飛瀑,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這幅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還承載著他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眷戀之情。據(jù)說,《九華四圖》完成后,因其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被收入宮廷珍藏,成為了宮廷畫師們學習和借鑒的典范。這也足以證明程九萬在繪畫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的作品在當時所受到的高度認可。
程九萬的詩作同樣精彩絕倫,他的詩風清新自然,情感真摯,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家國的關(guān)懷。在他的詩作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他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如《松桂亭》中 “詩書千古事,松桂四時心” 一句,將詩書的千古傳承與松桂的四季常青相提并論,表達了他對知識和品德的追求,以及對家國理想的堅守。在他看來,詩書承載著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是千古流傳的寶貴財富;而松桂則象征著堅韌不拔、高潔不屈的品質(zhì),是他心中的精神寄托。他希望自己能夠像松桂一樣,無論面對何種艱難困苦,都能堅守自己的內(nèi)心,為實現(xiàn)家國理想而努力奮斗。這種將個人情操與家國理想完美融合的表達方式,不僅展現(xiàn)了他深厚的文學功底,更體現(xiàn)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
“蕭瑟風成韻,扶疏月滿陰。一琴聊自托,山水是知音”,從這些詩句中,我們仿佛能看到程九萬在松桂亭中,面對清風明月,撫琴而歌的情景。他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琴聲之中,與山水對話,與自然交融。這種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也反映了他對家國的熱愛,因為在他的心中,家國就是由這些美好的自然景觀和生活點滴所組成的。
程九萬的詩畫作品,不僅是他個人才華的展示,更是他家國情懷的體現(xiàn)。他以詩畫為媒介,表達了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對正義的堅守以及對家國的責任感。這種 “上馬治軍,下馬安民” 的儒將風范,在當時就贏得了時人的贊譽,人們稱贊他 “才兼文武,無愧將相” 。他的詩畫作品也成為了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后人在追求個人理想的同時,不忘胸懷家國,為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千古流芳:故鄉(xiāng)的永恒記憶
時光流轉(zhuǎn),歲月更迭,程九萬雖然早已離我們遠去,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卻永遠留在了故鄉(xiāng)牌樓村,成為了這片土地上最寶貴的財富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