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和《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0號)要求,結合2022年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編制而成。本報告中使用數據統計期限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青陽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辦公室聯系(地址:青陽縣望池路與長龍山路交匯處--縣環衛基地, 郵編:242800,電話:0566-3305162,傳真:3305162)。
一、總體情況
2022年,青陽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繼續認真貫徹省、市關于政府網站建設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相關要求,高度重視、安排專人負責,扎實做好此項工作。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在嚴格進行保密審查的基礎上,全面公開政府信息。及時、準確地公開本單位的機構職能、領導簡介及分工、內設機構、工作動態、等相關情況和文件,進一步增強了單位內部事務的公開性和透明度。現將全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公布如下。
(一)主動公開
2022年,青陽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在政府信息公開網公布各類信息281條。信息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及交安設施管護力度。城區市政基礎設施維修工程累計完成投資約1000萬元,修復水泥及瀝青混凝土路面52處,維修面積11320㎡;修復人行道地面64處,維修面積15739㎡,處理數字城管反饋、社區投訴雨污水檢查井蓋損壞丟失問題96項,應急更換雨污水井蓋405套,交通標牌48塊,擋車柱102根、減速帶74m、防撞桶52個。
城區市容管控常態化。2022年,強化市容秩序規范化管理。共集中整治出店(占道)經營14900余起,勸離流動攤點57771余處,清理亂堆放雜物、垃圾2000余處,取締城區及北外環違規經營(出店、占道)行為200余起。開展渣土運輸及秸稈禁燒監管,共督促施工方清理渣土潑灑行為196起,查處違規擅自挖掘管道等行為35起,撲滅城區等地違規焚燒196起。
按期完成年度重點項目工程。根據市委主要領導原生生活垃圾2022年底實現“零填埋”要求,在青陽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新建臨時轉運場鋼構棚474㎡,新建棚外附屬平臺路面1435㎡,累計完成投資約139萬元,該項目在11月份完成主體工程施工,12月份已完成竣工驗收投入使用。
進一步加強城區環衛。一是常態化開展環衛督查巡查,督促第三方公司提高城區道路、水域、公廁、綠地的保潔頻率,保證城區378萬平方米萬平方米路面及河道、護欄、公廁等保潔管理和垃圾清運作業。二是選擇長龍社區為試點社區,該轄區內醫院、酒店賓館、居民小區、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及非公企業、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學校、幼兒園等單位全覆蓋開展試點,待形成可復制經驗后,全面推廣。通過前期實地勘察,結合試點社區居民日常出行投放習慣,并綜合考慮點位需求及環境場地限制等實際情況,啟動試點社區主次街道分類收集點點位初步實地查勘規劃工作。三是配備專業分類回收車輛,并全面升級所轄環衛車輛,實現密閉式運輸,確保無“跑冒滴漏”。
(二)依申請公開
進一步規范依申請公開工作,暢通受理渠道,健全完善工作規范,明確接收、登記、辦理、調查、答復等各環節的工作標準和責任,在辦公地點設立了依申請公開受理點,開通了門戶網站的網絡申請渠道,受理公眾通過當面、網絡、信件提交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2022年,我局未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件,故未產生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相關信息。
(三)政府信息管理
我局參照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的組織形式,結合城管工作實際,成立了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全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研究、協調和解決相關的重大問題。制訂了相關工作制度和內部工作流轉程序,圍繞促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這個核心,切實加強對政府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由局政務公開辦公室負責牽頭,局屬各單位、機關各部門配合,形成了層層抓落實的格局。修訂完善了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制度、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制度、政務輿情回應制度、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工作中嚴格執行公文公開屬性源頭認定和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序推進,確保嚴格規范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
優化局政務公開平臺,運維“青陽智慧城管”微信公眾號,采取多種信息發布形式給廣大網民提供城管信息和服務,樹立城市管理親民、服務形象,體現城市管理服務城市、服務市民的新理念。拓寬公開渠道。加強與本地權威媒體“青陽論壇”、“青陽網”合作,增加“青陽城市管理”專欄。加大“青陽智慧城管”微信公眾號推廣工作。適應了新媒體傳播的規律,圖文并茂,擴大了新媒體傳播的效果。形成了城管系統和市民的良性互動,增進了信息傳播者和受眾的情誼。
(五)監督保障
強化監督考核,將日常信息公開工作與績效考核掛鉤,責任明確落實到個人,確保信息公開工作持續推進。在公開網站設置了意見征集、政策解讀、回應關切等欄目,為公眾提供建言獻策、溝通交流、咨詢投訴、監督批評的渠道。
2022年我局在縣政務公開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績,接收各單位和群眾的社會監督、社會評議,社會群眾對我局公開評議結果較滿意,2022年我局未發生政務公開責任追究情況。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0 | 0 | 0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242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860 |
行政強制 | 0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61.53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3.其他 | 0 | | 0 | 0 | 0 | 0 | 0 |
(七)總計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結果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主要問題:
一是缺乏時效性。信息公開時間為固定時間,某些情況下特別是重點節假日或者重大事件的公布會有一定的延遲性。
二是信息較為單一。信息公開大多數為文字信息或圖片信息,缺乏視屏音頻素材,形式表現較為單一,不夠生動具體。
三是人員缺乏。信息公開相關人員較少,偶爾會出現信息遺漏或者公開不夠及時的情況。
(二)改進情況:
一是注重時效。加強信息報送工作力度,針對特殊情況特殊事件進行信息公開,做到保證時效性。
二是注重信息多元化。注重視屏音頻素材,多收集多采用,使信息多元化,更加生動形象。
三是更加重視監督考核,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年底對信息公開工作進行考核,作為單位、個人創先評優和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落實獎懲制度,激發信息公開工作熱情。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函〔2020〕109號)規定的按件、按量收費標準,本年度沒有產生信息公開處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