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益性崗位政策
各類用人單位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大齡就業困難人員、長期失業人員等7類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可以申報公益性崗位補貼,補貼標準:單位崗位補貼300元/人 ?月,個人崗位補貼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50%,社保補貼按照單位實際繳納的五項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個人繳納部分不補貼。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補貼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補貼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時年齡為準)。
二、創業擔保貸款政策
1.小微企業貸款貼息政策
當年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的15%(超過100人的企業下降到8%),并與其簽定一年以上勞動合同。根據企業實際招用人數合理確定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2.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政策
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創業人員可在戶籍所在地(外地人員可在創業地)鄉鎮、社區勞動保障所(站)申請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2年政府貼息, LPR-150BP以下部分,由借款人承擔,剩余部分財政給予貼息)。
三、社會保險政策
1.失業保險待遇政策。勞動者所在單位按規定參加失業保險,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及其以上的,且非因本人意愿失業的,可以申領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金按月發放,領金時間根據勞動者失業保險參保時間(且實際繳費)核算。領金期間,個人醫療保險由失業保險基金代繳。目前,我縣失業保險金標準1287元/月,領金期間可享受1000元一次性求職補貼。
2.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政策。失業人員主動申請,符合條件并被縣人社部門通過系統認定為就業困難對象,以個人靈活就業身份繳納社保費的,可申請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補貼標準為養老保險350元/月(低保對象為450元/月),醫療保險100元/月。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補貼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補貼年齡為準)。
3.失業保險費返還政策。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并繳納失業保險費用的企業,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低于同期安徽省城鎮登記失業率,且承諾一年內不進行規模性裁員,可申請普惠制穩崗補貼政策,補貼標準為:大型企業按照單位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采取“免報直發”按上年度單位和職工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90%返還。
4.社保費降費率政策。2021年1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總費率由28%降到24%,其中單位費率16%,個人費率8%;失業保險總費率由2%降至1%,單位費率0.5%,個人費率0.5%。階段性降低企業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執行到2023年4月30日。
四、稅收優惠政策
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在新增加的崗位中,當年新招用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且持《就業創業證》(注明:企業吸納稅收政策)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3年內按照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4000元,最高上浮30%。
五、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
1.就業見習補貼政策
經認定的見習單位吸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6-24歲失業青年參加3—12個月就業見習,見習期間見習單位給予見習生不低于2000元/人 ?月的生活補助,見習單位可享受1400元/人 ?月就業見習補貼。
2.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社保補貼政策
對與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或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自主就業退役軍人、脫貧人口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社會保險補貼(不包括高校畢業生個人應繳納的部分),補貼期限不超過12個月。
3.高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補貼
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與小微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按照每人3000元標準申報一次性就業補貼。
4.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對中小微企業新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穩定用工6個月以上、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照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5.一次性創業補貼
對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脫貧人口、退役2年以內的自主就業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首次創辦小微企業且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
六、社會資本孵化基地補貼政策
社會資本、民營企業或高校投資建設和管理運營的孵化基地,為初次創業的勞動者提供生產經營場地(包括現代農業、工業廠房、商貿店鋪、辦公樓宇等)或創業服務平臺(包括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眾創空間),根據在基地孵化9個月以上的企業戶數,給予5000元/戶的孵化基地補貼。
七、技能提升行動政策
1.企業新錄用員工培訓補貼政策。
對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新錄用人員,在勞動合同簽訂后12個月內組織崗位技能培訓的,可申請一次性培訓補貼,培訓補貼標準為800元/人。符合鑒定條件且通過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可申報技能鑒定補貼。
2.在崗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政策。
企業組織在崗職工開展技能培訓,根據培訓后取得的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情況,分別給予企業1500元、2000元、3500元、5000元在崗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3.重點群體免費技能培訓政策。
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可自主選擇依法合規設立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培訓合格后,按照規定給予一次性技能培訓和鑒定補貼。
八、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補貼政策
技能大師工作室是由具有絕招絕技的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帶頭人依托企事業單位、行業研發中心、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等載體領辦或創辦。工作室一般設在企事業單位班組、工段、實訓(研發)中心等場所。對認定的縣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每個給予7萬元補助,對被市人社局認定的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每個給予10萬元補助。對獲得技術創新成果、人才培養成果的大師工作室給予2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縣級財政分別再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經費主要用于工作室技能人才培養、技能交流推廣、技術技能創新研發、領銜人帶徒津貼等。
九、企業引進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
對企業從縣外引進經人社部門認定的急需緊缺的技師、高級技師,根據引進方式和勞動關系建立形式,由企業所在地同級財政按企業支付給個人的工資薪金總額(稅后)的20%給予個人補助,每年發放一次,補助期限不超過3年。對企業引進市外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隊選手、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選手,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安排在關鍵技能崗位工作的,由企業所在地同級財政按支付給個人工資薪金總額(稅后)的50%給予企業引才補助,補助期限不超過3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