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陽縣以“文化惠民”工程為契機,積極開展“送戲進萬村”、瀕危劇種青陽腔公益演出、送電影到社區進村等活動,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讓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成為群眾滿意的“暖心工程”。
5月初,縣文化和旅游局通過公開招標的3家專業戲曲團隊,陸續在全縣110個村開展“送戲進萬村”活動。舞臺上,演員們唱腔悠揚動聽,身段韻味十足,《送茶香》《夫妻觀燈》等黃梅戲經典劇目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木鎮鎮南河村村民汪立清表示,如此高水平的戲劇演出送到家門口,極大地豐富了農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希望多開展些這樣的精神文化活動。
送戲下鄉進鄉村,傳統文化入民心。借力“文化惠民”工程,該縣在開展“送戲進萬村”的同時,還積極開展省瀕危劇種青陽腔公益性演出活動,組織青陽腔專業團隊精心編排經典劇目《獅子門傳奇》《夜等》《美周郎》《百花贈劍》《送飯》等,通過鄉村巡演等方式,讓更多群眾共享該縣文化基因解碼工程的新成果。青陽縣九華云水文化旅游傳媒有限公司演員賴夢婷表示:“作為演員,我要把最佳的狀態、最好的演出水平展現給老百姓,加大青陽腔的宣傳傳播力度,讓更多的百姓喜歡上青陽腔?!?br>
據了解,今年縣文化和旅游局計劃開展110場“送戲進萬村”活動,覆蓋全縣110個行政村,目前已完成80場;瀕危劇種青陽腔公益性演出計劃開展100場,目前已完成演出76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是1320場,截至目前已在66個行政村放映公益電影582場。該局藝術和非遺股負責人張瑩瑩表示,縣文化和旅游部門將結合“送戲進萬村”、送電影下鄉等活動,持續加大瀕危劇種數字化保護和優秀影視作品推廣力度,讓文化惠民真正“活”在百姓身邊,不斷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通訊員 錢紅 楊亮)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